来源: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网 作者:谢湘
这是在广西巴马民族师范学校任教的4名免费师范生。本报记者 谢湘摄 “我的发言即将结束,在我心里总有一种不舍之情,我希望看到你们的进步,因为你们永—远—在—我—的—心—里。” 2011年6月17日,在北师大为首届免费师范生隆重举行的毕业典礼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发言结束之后,用缓慢的语速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对面的墙壁上,高悬的红色横幅写着他的一句语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今年暑假的一天,当这段视频在陕西师大(长安校区)新勇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的“基层任教免费师范生成长成才研讨会”上重新播放时,台下很多人热泪夺眶而出,有的赶紧用双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他们是80名已经下到中西部县、乡一级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生,他们流下的是百感交集的眼泪。 距2007年国家提出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时间已经过去了7年;距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也已过去了3年,这项政策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效果,应该到了可以做出评估分析并加以调整完善的时候了。 向社会释放积极信号:吸引鼓励优秀青年终身从教 在教育部(微博)直属6所师范大学率先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建议,是温总理本人首先提出来的。 从2013年10月新出版的《温家宝谈教育》一书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这项政策出台的来龙去脉。 在书中的112页,有这样一段记述: 我到北师大去,他们送给我一张我父亲在北师大的文凭,是1937年的。我回家仔细看了一下,我父亲写了一个保证书,毕业后一定要当老师。我注意到,那时要“具保”,就是一定要当老师,为什么?就是上学免费,全部都免费,甚至还发点衣服。 他接着说,“我有一个想法,上师范大学可以免费。要做到全国的师范大学都免费,可能一步做不到,但是必须向社会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我在考虑,首先在6所教育部直属的师范大学实行免费教育。叫学生签订责任书,毕业以后要当老师。这样我们就可能吸收一批家庭困难的,但很努力的、很优秀的学生进入师范学习。” 当时的媒体报道,在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召开的基础教育座谈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师大教授顾明远给温家宝送了两本书,当面提出“我们很担忧,现在优秀青年不报考师范。我建议还是要给师范生免费上学,贷款也行,毕业后当教师的,政府负责还贷”。 顾教授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建议和温家宝的想法不谋而合。2007年2月4日,到长春参加亚洲冬季运动会闭幕式的温家宝突然出现在东北师大校园里,他以急切的口吻告诉学校的师生,“我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征求大家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的意见。因为这件事情一旦定下来就要实行。” 紧接着,2007年3月5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这年的高考(微博)结束,从各地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 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全国共招收了10933名免费师范生。这些学生在各地录取的平均成绩高出省重点线40分以上,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均保持较好的态势。在生源结构上,中西部生源占90%左右,农村生源比例约为60%。此后报名的热度一直不减,8年共招收免费师范生近8万名。 为了认真落实总理的嘱托,免费师范生工作列入了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分管副部长陈小娅每年都要带着师范司司长一行到学校召开专题工作会。6所部属师范大学则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阵容、制订了最优化的培养方案。 “免费师范生”一时间成为媒体上出现频次极高的热词。 部分免费师范生欲改初衷 农村期待好老师。但是,校方很快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多重因素的影响,一些满怀理想入校的免费师范生思想开始出现波动,学习动力不足。 在2011年柳树刚刚吐绿的时候,获悉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毕业消息的山西省,第一个拉起横幅组团到北师大校园进行公开招聘,却没有换来热情拥抱。 在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夕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更令人尴尬:仅有31.9%的免费师范生愿意从事教师职业,他们总体上从教意愿不强,而且愿意回到贫困落后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比例更低。 2011年9月6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0597名首批免费师范生90%以上在中西部的中小学任教,39%以上到了县、镇以下的中小学任教。有人对这个数字存疑。因为他们知道,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回到中西部基层学校任教的免费师范生数量非常有限。位于中部地区的华中师大对首届免费师范生的调查显示:学生与省、市重点校签订协议的比例为83.2%,而到中小城镇或乡村的仅占16.8%。北师大、华东师大的实际比例更低。 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在于为基层农村培养优质师资,青年学子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 对个人,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从入学之日起即开始享受国家的免费待遇,包括免除学费、住宿费并提供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被录取者须和高校、家乡政府签署协议,承诺毕业后在教育行业内工作10年,其中去县级以下初中和小学服务两年。对不能履约者将按规定追缴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和违约金,并记入诚信档案。 在校学习期间,若想调换专业,只能限定在师范类的不同专业间调整,不能转到师范以外的其他专业。 这种强制性还表现在免费师范生毕业以后就读研究生的规定上。政策规定,在协议规定的服务期内,免费师范生只能攻读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而不允许报考脱产研究生或其他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 要求免费师范毕业生回生源所在地任教的刚性原则,导致这个群体的就业范围受限。譬如以往华中师大学生在中南五省乃至全国就业是非常普遍的,因为这条政策的限制,今年学校500多名湖北籍免费师范生全部要回到本省就业,直到现在,尚有1/5的学生工作未落实,校方非常着急。 下到基层的青年教师心有“三忧” 已经走出校门回到家乡、回到基层学校的免费师范生,在实际生活中也遭遇到种种不尽人意。 首先,一些地方对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执行得不够理想。 政策规定确保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但在有些省市(区)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2011年10月记者在广西河池市所辖的巴马、都安两地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已经上岗的免费师范生有岗无编,每个月只好怀着委屈的心情到校长那儿打借条支取生活费,这一情况持续了10个月之久。后来在媒体的关注下,自治区教育厅进行干预后才得以解决。还有一名免费师范生遭遇车祸受伤,因为没有正式编制无法纳入医保,家庭经济状况又入不敷出,最后只好含泪弃教去广东打工。 据了解,有些地方将女免费师范生单独安排到偏僻的乡镇学校任教,个人安全没有保障。有的女教师因为解决不了周转房,只好到镇上租房住。还有一些免费师范生反映:“现在想留在县中教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基层学校的老师都拼命想往县城挤,像我们这些手中没权、手里没钱的人,几乎没有可能留在县里。” 其次,基层工资待遇低,生存压力大,独立承担在职研究生一年近万元的学费有很大困难,导致不少人不时产生“逃离”的冲动。 据了解,在县以下基层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他们第一年的工资一般在1400元左右,第二年也就是2000多元。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来自中西部农村地区,很多人的家庭条件本来就十分困难,况且现在地市一级的生活费用也并不低,有时,他们还需要从有限的收入中拿出部分钱来资助班上的困难学生或用于班级活动。
·上一篇文章:疯狂的补习班:补习班现状
·下一篇文章:余建祥:教育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imidu.cn/news/guancha/14916101649I7I66GH29A4B81A20F31.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袁孜学 | |
佚名 | |
代丽丽 | |
王海亮 | |